全文
  • 全文
  • 标题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期刊概览 > 《中国年鉴研究》2019年第2期
《中国年鉴研究》2019年第2期封面fj.jpg
《中国年鉴研究》2019年第2期
  • 周期:季刊
  • 发行时间:2019年6月
  • 国内统一刊号:10-1475/K
  • 主办单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 国际标准刊号:2096-3912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年鉴研究》,创刊于2017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年鉴研究》以“立足中国年鉴理论研究的制高点,掌握年鉴评价的话语权,引领中国年鉴事业发展方向”为核心理念,旨在搭建学术争鸣平台,刊载反映年鉴研究最新成果的学术论文,通过理论阐释、学术探索、学术评析、专业评论、年鉴点评、评价方法探索和成果展示等方式,以正确的政治导向、理论导向、学术导向引领年鉴事...
  • 目录
  • 摘要
  • 全文

·年鉴编纂·

县级年鉴全覆盖的难点与对策 周慧·3·

年鉴编纂与运用中彰显文化自信 陈星界 黎美君·15·

基于关键路径法的年鉴编纂进度管理研究 吴朝庭·21·

依法保障年鉴事业发展的思考 刘传仁·32·

·专题研究·

美国研究型大学年鉴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及启示 江小华·40·

探索年鉴编纂的云平台 沈汇洋·51·

地方综合年鉴构建大数据应用的设想 余贤林·58·

·回顾与发展·

试析《申报年鉴》(1933—1936)的影响 孙兴武·64·

·学术年鉴视窗·

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系列选介(二)·74·

英文目录与摘要(CONTENTS)·78·

县级年鉴全覆盖的难点与对策

周慧

提 要:县级年鉴是到2020年实现年鉴全覆盖的难点。作为年鉴全覆盖的刚性任务,县级年鉴自《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颁布后,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仍处在发展不平衡状态,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只有树立年鉴法治意识、年鉴意识和精品意识、年鉴专业化意识、年鉴时效意识,才能顺利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当年编纂当年出版,完成县级年鉴全覆盖的任务和目标。

 

年鉴编纂与运用中彰显文化自信

陈星界 黎美君

提 要:年鉴作为年度综合性的文献资料,对树立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无论从历史与文化内在的关联,还是从保存文化、阐发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年鉴工作与文化自信都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年鉴编纂作为年鉴工作的基础环节,保持差异性、彰显底蕴、体现全局,同时谨慎使用文化的扬弃、加强标准化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年鉴的应用是年鉴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要求更加生动并多元化的展示形式,并主动参与到地方的工作中,同时加快推进应用的产业化。无论是编纂还是运用,均在不同角度体现出文化与文明的汇集结果和发展现状,从中展现出文化自信。

 

基于关键路径法的年鉴编纂进度管理研究

吴朝庭

提 要:年鉴时效性承载着年鉴的编纂质量。在跨学科的背景下,从加强编纂进度管理的角度出发,如何运用科学的现代项目管理方法来做好年鉴编纂进度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年鉴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年鉴具备现代项目管理学所认为的“项目”特性,适合借鉴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实现年鉴编纂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以某设区市级2019年卷综合年鉴的编纂出版任务为目标,基于关键路径法编制年鉴编纂进度计划,能够精准锁定会对整体进度产生直接影响的各项关键活动,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效的解决方案。

 

依法保障年鉴事业发展的思考

刘传仁

提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纵观依法保障年鉴事业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依规编鉴、依法编鉴、依法治鉴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以《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为促使年鉴事业复苏的标志,此后,每一次法规、规划的实施都是对年鉴事业强有力的助推。有了法治保障护航,年鉴事业发展不断加速,实现了空前的繁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有的法规难以保障年鉴事业持续向好发展。面临困局,当有所突破。要坚持依法治鉴,依法争取各方支持和必要的保障;要强化依法治鉴,善于利用行政法规的权威,创新执法措施;要推进依法治鉴,争取尽快立法,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保障年鉴事业向着更高的目标跨越。

  

美国研究型大学年鉴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及启示

江小华

提 要:高校年鉴为各方利益相关者呈现了有关高校运行状况的可靠数据,能够满足不同利益主体对大学办学情况的信息需求,不仅是作为高校内部管理人员必备的数据和信息手册,也是高校校情发布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传统上,高校年鉴以纸质版方式发行,而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年鉴的数字化和网络化逐渐成为趋势。该文在梳理了美国高校年鉴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以2018年进入ARWU世界百强的43所美国研究型大学为对象,分析这些高校年鉴电子化和网络化的现状,最后基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验,从而获得对于我国高校年鉴发展的若干启示。

  

探索年鉴编纂的云平台

沈汇洋

提 要:综合年鉴的编纂工作属于协同工作,传统的编纂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导致环节繁琐,产生大量重复无效劳动,资料难以积累和共享,无法保证规范统一等。年鉴云平台的使用可以解决上述弊端,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和提高质量的目的,为年鉴网络化提供数据库的基础资料。云平台可以通过结构设计对整体编纂工作进行划分,事先制定编纂规则和条目模块,对各部分工作进行分配,按照预先设置的规则操作,各部分沟通也实现自动化。云平台的设想可使年鉴收集、撰写及保持资料等工作更加规范化,对年鉴编纂工作效率提升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地方综合年鉴构建大数据应用的设想

余贤林

提 要:进入21世纪,信息化技术在各领域飞速发展。对于集中反映年度资料集合体的地方综合年鉴来说,在信息化的推广运用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年鉴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大数据运用中的巨大优势,因此,年鉴工作理应树立引进和运用大数据的理念,并在编纂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的处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地方综合年鉴形成的庞大海量信息资源,为年鉴功能的拓展发挥作用,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效的行政管理,成为实现年鉴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因此,无论是大数据平台建设还是针对大数据的研究,都为大数据的应用打下基础,也是年鉴创新的必然要求。

 

试析《申报年鉴》(1933—1936)的影响

孙兴武

提 要:1933年,为庆祝《申报》创刊60周年,申报馆发行《申报年鉴》。该年鉴汇集各方智慧与心血,不仅包括“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时事政治,也刊载国内经济、教育、交通等方面的数据统计以及他国概况。至1936年,申报馆共连续出版4次《申报年鉴》(张梓生均担任主编),总计1000多万字。《申报年鉴》的问世,在当时以及对当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COPYRIGHT © WWW.DIFANGZHI.CN

京ICP备08002157号-7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2号

方志中国微信

TOP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