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明演进规律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进一步升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首次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年鉴工作作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使命。为进一步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本期特约4位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年鉴工作实际,就年鉴编纂理论与实践创新进行研讨,以期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大的年鉴力量。
做有坚定政治立场的历史记录
赵增昆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有突出的真理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思想指南,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两个结合”的核心要义,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是新时代年鉴工作指导思想的具体表达,也为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站稳政治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宣传思想战线的战略任务。对修志编鉴工作而言,不存在没有立场的历史记录。年鉴编纂要将思想观点寄于资料编纂之中,记录发展历程,传递时代声音。
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好年鉴编纂意识形态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年鉴是公开出版物,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牢牢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年鉴编纂工作,从审核资料价值到辨别资料真伪,从科学设置框架到系统编辑成书,都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引。年鉴事业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好年鉴编纂内容方向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源泉。年鉴是记录现实、传承历史的载体。年鉴记述的内容应该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客观历史进程。新时代年鉴编纂工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观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的社会追求。
二、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把好质量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年度资料性文献,作为方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活力源泉。
年鉴编纂要坚持与时俱进,科学设计框架和篇目。《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实施方案(修订版)》明确指出:“框架涵盖上一年度内本行政区域(部门或行业)的基本情况,分类科学,层次清晰,领属得当,编排有序,体现年度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其中,“上一年度”“年度特点”都是对年鉴时效性要求的体现,是实现资政功能、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年鉴的框架和篇目设计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原则,根据时代背景下当地发展的特点适当调整、常编常新,才能准确“掌握地情、以利施政”。
年鉴编纂要深入调查核实,确保内容全面真实。年鉴要客观准确地记录伟大时代,才能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要对主流媒体、政府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海量资讯中的部门、行业信息抽丝剥茧、求真存实,全面收集、核实并进行系统化整理,确保年鉴“官书”的真实性、权威性。要精选入鉴资料,精写概况和条目,删除一般性的事务类信息、无关事件和数据、常规性的工作流程等资料,突出核心工作、焦点事件、重点项目、关键数据等有效信息,提高年鉴使用价值。
年鉴编纂要树立正确导向,深入实施精品年鉴工程。严格落实《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明确在分类编排、层次设置、条目编写、特色体现以及体现系统性、逻辑性等方面的规范要求。要落实好“三审三校”制度,在文字处理等方面严格落实有关标准,使用规范、统一的简称和缩略语,名称、时间、地点、事实、数据、计量单位、术语等表述准确规范、前后一致。要推动精品年鉴工程落地落实,加强横向交流学习,以参加精品年鉴申报、打造为抓手,查找不足、提升自我。同时,要注重部门人才培养和区域人才整合,建设高水平的年鉴编纂队伍。
三、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动力,深化编鉴为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突出一个“用”字。年鉴作为记录、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也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把“编鉴为用”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年鉴工作要服务存史资政要求。年鉴记载了一个区域内的年度大事、要事和发展成就,为20年一轮的修志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并提出更高水平的资政建议提供素材和借鉴。
年鉴工作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地方综合年鉴被誉为“地方百科全书”,涉及各个领域。近年来,一些地方把数字年鉴发布到网站上,方便一些企业从经济结构、行业发展、产业演进、招商引资等信息中,寻找投资发展的规律和机会。一些高校、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利用年鉴信息开展经济、文化、人口、城市发展和医疗卫生、社区管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凸显了年鉴资料对研究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价值。
年鉴工作要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年鉴在内容上创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在形式上创新,融入多媒体和数字化技术,图文并茂,吸引读者关注;在视角上创新,能够展示一个区域、一个行业真实、立体、全面的形象,能够促进全国各地之间、各行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年鉴信息在与世界的对话中可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有助于以事实为依据,面向世界传递一个可亲、可敬、可信、可爱的中国形象。
年鉴记录年度史实,见证时代变迁,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使命。新时代的年鉴事业,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应时代之需、顺时代之变,在继承传统史志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客观准确地以历史年轮记录伟大的时代,书写中华民族复兴圆梦的新史诗。
(作者:赵增昆,男,云南省昆明市人,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史志、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来源:《中国年鉴研究》2024年第2期)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