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明演进规律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进一步升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首次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年鉴工作作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使命。为进一步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本期特约4位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年鉴工作实际,就年鉴编纂理论与实践创新进行研讨,以期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大的年鉴力量。
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贡献年鉴力量
李 晶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视察天津时要求,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年鉴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天津市地方志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健全完善年鉴工作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年鉴业务建设,打造年鉴文化精品,以实际行动诠释在铸就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历程中的使命担当。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年鉴事业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文化建设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天津市地方志系统始终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发挥党在年鉴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强化政治思想引领。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举办专题读书班、开展基层调研宣讲等方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年鉴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严守意识形态主阵地,严把年鉴编纂政治关、史实关,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自觉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筑牢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加强年鉴工作顶层设计。加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建设,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兼任地方志编修委员会主任,主管市、区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审定篇目和样书,作出工作批示;21家市级专业(部门)年鉴编纂单位组建编委会,主要负责人任主任,主持年鉴编纂工作。市、区两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作为党委直属事业单位,每年向同级党委报告年鉴工作。从2023年起,市、区地方志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绩效考核,形成推动年鉴事业发展的强力抓手。
推进年鉴编纂法治化。地方志工作被纳入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制定全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年鉴工作的重点目标任务,为年鉴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严格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天津市地方志工作办法》等,制定《〈天津年鉴〉编辑出版工作规范(试行)》和天津市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管理若干措施,依法依规指导各区和相关部门开展年鉴编纂工作。每年年初组织召开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对全市年鉴工作进行部署。定期检查各单位年鉴编纂进展,履行指导、检查法定职责,推进年鉴编纂出版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二、聚焦主责主业,全面记录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天津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修文、修典,打造中华文化传世工程。天津市地方志系统把握年鉴工作发展机遇,强化助推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扎实做好年鉴编纂工作,全面记录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的光辉成就。
确保天津市、区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加强统筹谋划,在全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实现市、区两级综合年鉴全覆盖,并公开出版。完善年鉴编纂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人员、经费保障。加大推动力度,年初召开工作推动会,明确公开出版任务、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加强督促检查,每季度对全市综合年鉴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通报。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年鉴编纂人才队伍,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年鉴工作培训,切实提高编纂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年鉴编纂质量。
推动综合年鉴编纂向基层延伸。在巩固市、区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启动乡镇(街道)综合年鉴编纂工作。研究制定乡镇(街道)年鉴编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天津市乡镇(街道)年鉴编纂出版规范(试行)》等文件,召开全市乡镇(街道)年鉴编纂试点工作会,选取红桥区和苑街道、北辰区双街镇作为试点单位,开展先行先试工作,探索乡镇(街道)年鉴编纂的天津模式。
拓展专业年鉴编纂工作。着眼于记录反映全市各部门、行业的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摸底,加强专业(部门)年鉴编纂推动力度,确定工作思路举措。组织召开全市专业年鉴编纂工作推动会,开展分类指导工作,不断拓宽专业年鉴编纂覆盖面。
三、强化使命担当,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贡献年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年鉴知识信息浩瀚,数据真实权威,文化内涵丰富。天津市地方志系统坚持以资政育人为导向,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年鉴,大力加强年鉴资源研究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年鉴所蕴藏的文化力量,以年鉴助推文化传承发展。
打造年鉴文化精品。以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为抓手,加强精品年鉴培育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和评审机制,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高品质年鉴。《天津北辰年鉴(2020)》《天津红桥年鉴(2021)》《天津滨海新区年鉴(2022)》《天津武清年鉴(2023)》分别入选第五、六、七、八批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中国精品年鉴”,成功实现天津连续4年4部年鉴入选的佳绩。在第八、九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活动中,获评特等年鉴3部、一等年鉴1部、二等年鉴3部、三等年鉴3部。
深化年鉴研究开发。创设方志大讲堂,推出一批有价值的年鉴学术论文和精品讲座。举办“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对《天津北辰年鉴(2020)》等6部精品年鉴开展精读精学精评活动。积极参与年鉴学术科研活动,多篇论文在《中国年鉴研究》等刊物上发表。
优化年鉴资源共享利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掌上年鉴”微信小程序,启动市、区两级地方综合年鉴“掌上年鉴”移动阅读手机版试点工作,在部分区和市级单位开展试点。2023年,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依托微信小程序,组织开发天津市“掌上年鉴”移动阅读功能平台,用于发布市、区两级地方综合年鉴和相关专业年鉴,让“举手即读、顺手即阅”成为年鉴利用新常态,让网络查阅年鉴、获取地情信息成为群众利用年鉴资料的新方式。
加强年鉴文化宣传。天津市地方志系统立足基层和大众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志鉴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加强与电视、广播等媒体的联系,推出多期专题节目,运用档案方志资源讲好天津故事,展示天津形象。利用天津档案方志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精品年鉴、优秀年鉴,展现年鉴价值,进一步提升年鉴的社会影响力。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方志“六进”活动,到机关、学校、社区宣讲天津历史和志鉴文化,把精品志书、年鉴送进党校、军营,送进群众家里。
新时代新征程,天津市地方志系统将继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的“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要求,锐意进取,持续发力,努力开创天津年鉴事业发展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年鉴力量!
(作者:李晶,男,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天津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馆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方志学。)
(来源:《中国年鉴研究》2024年第2期)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