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方志网首页

【运河记】系列文章

作品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新闻网

  【“运河记”系列文章】该作品入选2023年地方志网络精品(文字类),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新闻网联合制作,于2022年4月发布于“方志广西”微信公众号。该作品创作团队立足方志文化服务平陆运河项目、助推平陆运河建设、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梳理了广西灵渠、相思埭、潭蓬运河、茂北运河、平陆运河的历史,为平陆运河项目增添人文底蕴。系列推文一经发布,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阅读量近3000人次。

【运河记】系列文章

  【背景】2022年3月17日,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批复了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上报的平陆运河项目建议书,平陆运河项目正式立项。3月30日,该项目用地踏勘论证报告通过厅级论证评审并取得正式论证意见。一河贯通,八桂向海。平陆运河全长约140公里,静态总投资约680亿元,力争今年开工建设。
  百年运河梦,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往事?广西人为何如此执着,不惜巨资,要修这样一条运河?我们特别策划推出“运河记”系列推文,为您一一揭秘。敬请关注!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
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
用于航运、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
......
回顾广西历史还修建过哪些运河?
容小编给大家徐徐道来
......广西开建的第一条运河
当属秦始皇时开通的灵渠
 
灵渠
俯瞰秀美灵渠
灵渠上的游船
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灵渠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人们把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兴安县位于南岭山脉西部,西北为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东南为海阳山。地形特点是西北及东南高,中部低,形成一个北东——南西向的湘桂走廊。兴安县城位于这个走廊之中,但地势较高,成为湘江与漓江小支流始安水的分水岭,灵渠就是利用这种地形条件,开凿了构成分水岭的太史庙山,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与珠江水系的漓江而形成的人工运河。灵渠的渠系分为南渠、北渠主要渠道,长36.4公里。
在灵渠三里桥河段,当地政府正在疏浚河道
  秦并6国(韩、赵、魏、楚、燕、齐)后,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命屠睢率兵50万分5军南征百粤,每军要占领五岭一个主要的隘道,而占领湘桂两省边境山岭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军。最初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灵渠,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陡河。
晨练者正在灵渠岸边打太极拳
  灵渠自创建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成为中原通往岭南的主航道,成为全国南北航运干线的有机组成部分。汉代灵渠水运发展到一个高峰期,当时西江通往中原的两条主要航线都经过灵渠。两宋时期,经过灵渠的水陆联运线路把广西各条江河连接起来,是自秦汉以来又一个水运高潮。至1938年湘桂铁路通车后,来往船只日渐减少,至20世纪60年度,逐步为陆运取代。
  自开凿灵渠始至民国时期,史籍中关于灵渠维修与改建的记载有36次之多:东汉1次,唐代2次,宋代7次,元代3次,明代6次,清代15次,民国2次。
  据清宣统三年(1911年)法国拉丕克《兴安运河记》:“航行运河之船只,普通大约长12米至13米,宽1.5米至2米,载重七、八吨。”据《广西建设汇刊》(1937年本),灵渠可通航5吨之木帆船。《西南交通要览》(1938年本)称,过渠船舶载货吨位在中、洪期为7吨,枯水期为3吨。据民国27年(1938)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调查,大船长20米~22米,宽2.4米~2.8米……满载吨位为100吨~17.5吨。
  灵渠运输历史悠久,但货运量以及每日通船舶数目,史无详尽记载,难于稽考。在1938年湘桂铁路通车之前航运颇为繁忙,每天通过的客货船只,有三四十只,货运量日达300吨左右。(据2010年版《灵渠志》)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灵渠成为中国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对我国的国家统一、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发挥着灌溉和供水的作用。近年来,桂林市致力于灵渠的保护与提升,先后实施了保护、修缮、文化展示等九大工程和灵渠补水、灵渠公园等改造提升工程,还在灵渠沿线打造了“寻秦访古”历史旅游业态。2018年8月,灵渠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另一条同样在桂林的运河
被称为桂柳运河的相思埭运河
却很少被人所知
相思埭运河
古桂柳运河古桥遗迹
古桂柳运河分水塘
  相思埭运河又名桂柳运河,曾名临桂陡河、南陡河、西渠、南渠等。位于临桂县境内,它是联系漓江的支流良丰江和柳江支流洛清江的支流相思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唐代长寿元年(692年)。
古桂柳运河
  相思埭运河东自良丰江的良丰始,西至相思江上的大湾止。据郑连第著的《灵渠工程史述略》,相思埭全长约16公里,集雨面积59.8平方公里。该工程与灵渠不同的是,在相思埭分水塘处没有明显的分水岭地形,水源为狮子山这座矮小山岩流出的地下水,常年不竭,但水量不大。
古桂柳运河示意图
  相思埭工程的记载,首先见于《新唐书·地理志》。书中“桂州临桂县”下说:“有相思埭,长寿元年(692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长寿元年为武则天时年号,处于唐朝的兴盛年代,开发边疆,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交通,相思埭工程就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建设的水运工程之一。它是在排水河道的基础上用人工开凿的。由分水塘起,水往两面流,分离之后再不相遇,流出控制性建筑物之后就无法挽回分离的命运,这组建筑物就成了相思的标志。
古桂柳运河宣传片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是相思埭运河的黄金时代,工程技术与运输效益都处于全盛时期。随着清代统治的日益衰落,相思埭工程被冷落,但在民国年间仍能通航。
  关于唐宋时期相思埭的主要功用,史籍鲜有记载,今人研究推测当时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军需航用。元代,湖广行省建设从静江至江口(即洛清江汇入柳江处)的水路,这项工程扩展了元代广西水路,可由桂林坐船直达江口,再溯柳江和邕江到达柳州和南宁,比经梧州的水路缩短了400多公里。其中东江水站至苏桥水站的开辟最为关键,相思埭就是联系这两个节点的唯一线路,这也是相思埭第一次明确具备了往来运输人员的功能。《元史》记载:“(至正十一年七月)静江路大水,决南北陡渠”。相思埭第一次有了南陡渠(河)的名称,与灵渠并称“南北陡渠”。
  明代相思埭具备了完整的陡门、渠道,整个运河体系初见雏形。《永乐大典》记载:“桂林府斗门,《桂林郡志》:在临桂县廓西南;灵渠,唐宝历初观察使李勃所立。”邝露在《赤雅》中写道:“由漓通铜鼓水,自东徂西入永福,六陡。冬月涸绝不行,予过陡时,水长月明,如层台叠壁,从天而下。”
  清代,相思埭才真正兴盛起来。清朝政府组织了多次修筑,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就至少有7次。经过疏通河道、加高堤岸、新建或修复陡门、开凿与之配套的陆路、派设陡夫及渠目、加强管理等措施,相思埭得以畅通无阻。相思埭的全线通航,贯通了广西南北,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首先,相思埭沟通了云、贵航线,使黔东南之土特产水运经融江、柳江过相思埭越灵渠到达中原,这样既利惠贾通商、又利经济文化交流;其次,使西南各省至交趾,中原腹地至交趾的古水道发生了变化,从灵渠过“相思埭”越柳江,水陆并进交趾,促进了柳州、南宁的发展繁荣。
  民国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前,广西主要以南北沿线节点城镇为依托,逐步形成以水路交通为主到以陆路铁路公路为主、水路交通为辅的发展格局变化,进而形成由北到南点线发展的格局。在此前开凿的灵渠及相思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南北贯通发展格局的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相思埭运河已残破不堪,建筑物遗存不多,工程已无法发挥效益。近年来,桂林市十分重视“桂柳运河”的保护,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2016年,桂林市启动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计划投入16亿元,用时6年,恢复运河沟通漓江和柳江水系的功能。一期工程完工后,还将增添滨水娱乐、民俗体验、历史教育等设施,使桂柳运河成为漓江、两江四湖之后桂林第三条旅游黄金水道。
以上两条运河均在广西北部
但在广西南部也有一条运河
在半岛之上
是广西唯一的海上运河
潭蓬运河
潭蓬运河
  潭蓬运河又称仙人坳,当地群众称为“天威遥”或“仙人垅”,位于防城港市西南的江山半岛上,是广西沿海的一条古老运河。潭蓬运河横贯半岛中部最狭窄处,东起潭蓬,西至横松(或横嵩、沥松),全长约10公里。
潭蓬运河试掘现场
  据五代时孙光宪的《北梦琐言》记载,这条运河是唐代咸通年间(806~874年)安南节度使高骈募工开凿的。经实地考察运河旧址,发现在岸壁石块上有“唐咸通九年三月七日下手 敕湖南军”石刻痕迹。说明该运河可能是唐咸通九年(868年)所建。
潭蓬运河文保石碑
  潭蓬运河凿通后,往来船舶可以通过该运河直接往来航行于防城港和珍珠港之间,不但缩短了航程,而且避开了江山半岛南端白龙尾的风浪搏击,使船舶安全航行。自10世纪起,安南独立,与宋朝交恶,多次侵犯边境,大概在此时,潭蓬运河就逐渐被废弃了。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定名为潭蓬运河。
如今平陆运河准备开工建设
这将是广西
一条新的运河
!!!
  联合出品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新闻网
  来源丨《兴安县志》《灵渠志》《广西历史地图集》《广西航运史》、广西新闻网、“桂林雁山发布”微信公众号、防城港新闻网等
  编辑丨胡瑞阳
  责编丨陈思羽
  值班主任丨邱石佑
  审稿丨韦韩韫、张文、石睿

COPYRIGHT © WWW.DIFANGZHI.CN

京ICP备08002157号-7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2号

方志中国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