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方志网首页

“桥梁博物馆”里的古代桥梁

作品单位: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桥梁博物馆”里的古代桥梁】该作品入选2023年地方志网络精品(文字类),由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创,于2023年4月23日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APP刊载,作者林浩、张文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交通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雄踞崇山峻岭中的3万多座桥梁,让天堑变通途,2020年9月,贵州省志办、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共同启动《贵州桥梁志》编纂工作。2022年1月,《贵州桥梁志》出版。贵州省志办聚焦《贵州桥梁志》,从志书中选介了贵州历史上著名的普济桥、葛镜桥、浮玉桥、祝圣桥、北盘江铁索桥、地坪风雨桥等6座桥梁,撰写成了《“桥梁博物馆”里的古代桥梁》一文。该文为贵州省志办与贵州日报社共同创办的“读方志 行贵州”栏目开栏文章,该文发布后,又在2023年4月28日《贵州日报》第7版文化栏目刊出,之后经“方志中国”微信公众号、“贵州档案方志”微信公众号转发,受到广大读者阅读与好评,在“天眼新闻”APP的阅读人次约5万。
“桥梁博物馆”里的古代桥梁
  《贵州日报》编者按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古称地方志、地记、图经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赓续不断地编修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方志记述一地自然与社会,详细记载地方的地理、沿革、风俗、教育、物产、人物、名胜、古迹以及诗文、著作等的史志,是一个地方的综合性资料书,是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的地方百科全书。
  无论是起源于史,还是脱胎于地理著作,方志承上启下,记录了各地的历史变革、文化传承、地理风物、风俗民情等,具有“资治、教化、存史”功能。方志往往与其他史实互证,可以窥见经济社会状态之变迁,也可以窥见文化升降之印迹。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志如今还是最好的乡土教材,有着提供研究资料的作用。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和天眼新闻文化频道传承方志文化,推出“读方志  行贵州”栏目,通过“读志”“用志”“传志”的方式,让贵州方志“活起来”,从而了解贵州历史,感受独特人文。
  恰逢“世界读书日”,读志正当时。今天推出来自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林浩、张文建读《贵州桥梁志》,和读者一起了解“桥梁博物馆”里的古代桥梁。
—— 黄蔚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有言:环境越困难,刺激文明生长的因素就越强烈。贵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山川阻隔行旅艰难,建设桥梁往往成为打通道路的关键工程。简易的木桥、竹桥、石桥、溜索桥等是贵州早期的桥梁建造形式。先秦时期,贵州开“五尺道”,推动贵州的道路和桥梁建设发展。自元代起,京都驿道可直通贵州。明朝,逐步建成通往邻省的驿道干线交通网,并增辟州县间的大道,桥梁建造随之增加。到清代,驿道发展为以贵阳为中心的黔湘、黔滇、黔桂、黔川4条干线,桥梁修建发展迅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贵州全省保存有清代及其以前的桥梁1222座,多为古驿道上的桥梁,以拱桥、梁桥为主,索桥、浮桥次之。
贵州桥梁志
  据史书记载,南宋嘉定年间在遵义所建的普济桥,是贵州现存最早的桥梁。明、清时期,先后修建的平越直隶州的葛镜桥、黎平府的地坪风雨桥、贵阳府的霁虹桥、镇远府的祝圣桥、花江铁索桥等,虽历经数百年,仍在沿用。这些桥梁或历史悠久,或建造工艺高超,或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凸显,或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特别是明代修建的葛镜桥与赵州桥并肩享誉国内,有“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之说,被载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
  普济桥 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高桥街,该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由播州安抚使杨粲所建,是贵州有史记载的最早桥梁,为川黔古驿道重要津梁,因近有普济寺,桥因寺而名。据民国《贵州通志·金石志》记载,杨粲任播州安抚使期间,所肇修“郡之儒学及琳宫、梵刹、桥道,普济桥其一也”。至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杨氏十七世孙杨汉英重修。明嘉靖七年(1528年)毁于山洪,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再建,《遵义府志》有记。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乡人复修。该桥为单孔弧形石拱桥,桥长14米,宽6米,净跨7米,高5米,现保存良好。1985年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书记载,南宋嘉定年间在遵义所建的普济桥,是贵州现存最早的桥梁。明、清时期,先后修建的平越直隶州的葛镜桥、黎平府的地坪风雨桥、贵阳府的浮玉桥、镇远府的祝圣桥、北盘江铁索桥等,虽历经数百年,仍在沿用。这些桥梁或历史悠久,或建造工艺高超,或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凸显,或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特别是明代修建的葛镜桥与赵州桥并肩享誉国内,有“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之说,被载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
普济桥
  葛镜桥 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城东南2.5千米处,横跨在麻哈江两岸绝壁之上。该桥为明代平越卫(今福泉市)人葛镜(1550—1619)独资兴建。葛镜桥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初建于今吴家桥下游,尚未建成即倒塌,称“上倒桥”。第二次修建,筑于鸭坝下游,再次倒塌,称“下倒桥”。葛镜誓言:“吾罄家资必成此桥。”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第三次修建,终于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初建成,前后共耗时30年,葛镜因积劳成疾,于桥成翌年逝世。该桥在绝壁之上起拱,借江心一礁石下脚,设计绝妙,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历经400多年,仍坚固如初。
  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记载,“十六世纪贵州平越葛镜,历时三十年建成了葛镜桥,不但悉罄家资,在经济上独立成桥,同时二毁三建,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完成了桥的技术上的改革”“葛镜桥全长51.44米,3孔,大拱高9.61米,桥面宽8.5米,高约30米,三孔跨径分别为25.62米、12.3米、6.26米,三孔拱高分别为9.61米、7.9米和5.02米。工程艰巨,雄伟壮观,为‘西南桥梁之冠’”。茅以升在总结中国古桥的坚固性时,再次提到葛镜桥:中国古桥坚固耐久,主要采用了石料……再加造桥工款,往往系募集而来,甚至有一个家族,独立负责建造一座桥,如贵州葛镜桥。
  1941年,茅以升组织交通大学学生应用现代力学原理测算了此桥结构,得出结论:葛镜桥通过10吨重型汽车完全安全。深藏大山深处的葛镜桥,堪称中国古代名桥。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葛镜桥
  浮玉桥 位于贵阳市南明河上,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全长92米,宽7米,因桥像一条玉带浮于水面,故称浮玉桥。原先的浮玉桥,为9孔石桥,后因临河修路,填埋2孔,还剩7孔。康熙《贵州通志》记载:“浮玉桥,在府城南堤,所谓‘鳌矶浮玉’是也。”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贵州巡抚江东之不惜捐赠千金筑堤建楼,不取“公帑”,不劳“军夫”,倾尽家财,先于鳌矶石上建浮玉桥(时称“南堤”,后人为纪念江东之,又称为“江公堤”),又在长堤之中,以石块垒砌成一石台,台上建阁,取名为“甲秀楼”,希望贵州“科甲挺秀”“人文秀甲天下”。浮玉桥西侧的沙洲叫芳杜洲,洲上花木缤纷。雨过天晴时,桥孔日月之光闪烁,与沙洲相映成趣,名“九眼照沙洲”,是贵阳一大风景名胜。
浮玉桥
  祝圣桥 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城,又名老大桥,因横跨舞阳河,又称“舞溪桥”。曾是镇远连接舞阳河两岸的唯一通道,也是滇黔古驿道上的重要通道,同时又是湘黔公路的必经之道。该桥为青石建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崇祯元年(1628年)再建,后因水毁,几度重建,清雍正元年(1723年)复修建成,共7孔,2孔12米,5
  孔16米,桥长123.5米。东起第3、4孔之间桥面建有通高15米之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魁星楼”。1935年,黔湘公路甘巴哨至鲇鱼铺段修通后,用作公路桥,抗日战争中,曾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1949年11月,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将离岸第3孔拱顶炸穿一洞,新中国成立后修复,继续使用。20世纪80年代,为保护祝圣桥和青龙洞,公路改道,此桥供观赏、人行之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祝圣桥
  北盘江铁索桥 位于贵州关岭县与晴隆县的交界处,是贵州省修建的第一座铁索桥。明末,安(南)普(安)监军副使朱军民倡修,明天启六年(1626年)捐款筹建,崇祯元年(1628年)开工,历时三年建成,比四川大渡河的泸定铁索桥早70余年。桥用铁索36根,长数百丈,两岸岩石穿孔系索,上铺木板,以供人畜往来。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明将李定国为阻清兵,将桥烧毁,次年云贵总督赵廷臣在原桥的基础上修复,用铁索10根,铺木板维持通行,因摇晃很大,只能单人行走。此后,又改建为木梗桥,但遭战火,几度毁修。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建铁索桥,计用过江大铁索19根,每根28丈、285扣,每扣长1尺、重10斤;堕桥楼过江的大铁索6根,每根长25丈、225扣;栏杆大铁索8根,每根长12丈、240扣,每扣长5寸、重半斤。栏杆铁枋97块,每块长4尺、重4斤。栏杆细铁索194根。兜底过江大铁索用铁枋穿链,每块长1尺5寸、宽3寸、重12斤,共55块。铁索贯入两岸岩石间,桥面用木板铺装,东西两岸还建有堞楼,可以启闭。雍正六年(1728年),黔滇驿道改经郎岱毛口过北盘江,此桥行旅减少,同年重新维修一次,维修费银950两,普安、安南(今晴隆)两县维修西岸,永宁州(今关岭县)维修东岸。据《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载:“桥以铁索,东西属两崖上为经,以木板横铺之为纬。东西两崖,相距不(足)十五丈,而高且三十丈。”
  1936年10月,当时的建设管理部门将铁桥改造建成汽车通行的钢索悬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适应抗战需要,1938年10月,西南公路局又把钢索悬桥改造成双车道、载重为15吨的钢桁构桥。1942年对盘江桥进行抢修,改建成链式吊桥。1949年11月,溃败的国民党军队企图炸毁铁桥,未遂,仅炸毁铁桥下游约500米处的预备桥,现桥墩犹存。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7军一部驻守盘江桥。1951、1954、1959年国家先后拨专款维修、加固,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将盘江铁桥作为军事要塞进行重点保护,再次对其进行维修、加固,继续通车。每次维修、加固均保持原貌。 
(清)道光《永宁州志》记载有“滇黔锁匙”之称的原北盘江铁索桥
  地坪风雨桥 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城南54千米处,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地坪风雨桥为石墩木梁式桥,桥墩用青石砌成,桥为木质结构。桥廊连在梁的上面,桥廊长56米,桥面宽4.5米。桥廊上建有桥楼3座。中楼高5米,5层重檐,4角攒尖顶,顶部置葫芦宝顶,宝顶下饰以如意头装饰,形似鼓楼。两端小楼高3米,3层重檐,悬山顶屋面。全桥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全用穿榫衔接。桥的下部由两排各为8根粗大的杉木穿榫连成一体。分两层呈天平状向两边悬挑,每层挑出约2米,上部两头又分两层,每层以4根合抱大的古杉用榫连成一排,叠成桥梁架于墩岸之间。整座桥梁,楼阁峥嵘,阁道绵延,密檐翘角,形式美观,呈现出当地少数民族建筑的独特风貌。流经地坪桥下的河叫“地坪河”,自南江河而下,至广西高安入都柳江,全长约30千米,可通木帆船及放运木排,未通公路前,曾为县内东南部地区水运交通咽喉要地。地坪风雨桥除了便于行人过往小憩之外,还是当地侗族人民欢歌娱乐的场所。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坪风雨桥
  (本文主体资料及图片均摘自《贵州桥梁志》)

COPYRIGHT © WWW.DIFANGZHI.CN

京ICP备08002157号-7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2号

方志中国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