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方志网首页

【6·26 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系列文章

作品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6·26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该作品入选2023年地方志网络精品(文字类),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创,自2021年8月13日至9月9日在“方志广西”微信公众号发布。2019年,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开展“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史料收集整理及后续研究工作,编纂《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史料选编》等图书。2021年,广西地方志办公室约请长期跟踪采访该专题的《中国人口报》记者王广涛对部分典型人物和集体予以进一步整理,编纂出系列作品20篇。该作品刊发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天津医生”群体纷纷转发阅读,总阅读量近万次。

【6·26 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系列文章
  【编者按:20世纪60、70年代,众多天津医务人员和家属响应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援助全国边远省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其中约2000名天津医务人员携带8000多名家属,远离条件优越的大城市,扎根广西73个县176个边远公社卫生院,救死扶伤,为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了记录中国共产党关爱人民健康的历史,记录天津医务人员在燃情岁月里对广西各族人民的无私奉献以及天津医务人员和广西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弘扬“天津医生”精神,激励全区广大医护工作者及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倾力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2019年以来,由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牵头,会同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档案馆开展“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史料收集整理及后续开发研究工作,编纂了《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史料选编》等图书,并在广西各地开展相关专题图片巡回展览,组织收集相关实物等。在此基础上,本公众号特约请长期跟踪采访该专题人物的《中国人口报》记者王广涛对部分典型人物和集体予以进一步整理,并从本期起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马驮医院:山间铃响“天使”来
  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公社,地处重峦叠嶂的云贵高原,这里曾经活跃着一支由“天津医生”和当地医务工作者组成的马帮巡回医疗队,人称“马驮医院”。
  马驮医院,靠着“天津医生”与当地医务工作者马驮肩扛,携带药品器械,进行巡回医疗,把“医院”办到群众的家门口,成为当时破解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难题的行业典范。
  德峨公社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大都在1600多米,属于“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高寒多雨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卫生条件极差,有一次闹瘟疫,一个12户68人的苗族村寨8天就死去了61人,造成田地尽丢荒,村庄变坟场的悲惨景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公社15个大队32000多各族人民,散居在方圆二百多里的山沟里。“天津医生”在一次巡回医疗中,发现一名昏迷了两天的病孩,需要立即进行输液抢救。但是,当时医疗队并未携带器械和液体,只能做一些简单处置,最后孩子虽脱险了,但留下了后遗症。
  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天津医生”顾忠会与妻子杨兴蓉联想起“战地医院”的经历,萌发了建立“马驮医院”的想法,这一动议得到大家的支持。于是,一个行走在崇山峻岭间的“马驮医院”应运而生。
  “马驮”就是行走的小药库,遇到病人,展开就是手术床,可以就地抢救和医治。
  他们首次出征来到德峨大队龙牙口生产队时,就遇到到一位眼疾患者杨大妈。她从小眼睛内翻倒睫,造成角膜溃疡,致使视力严重减退,在黑暗中度过了半辈子。医疗队就地给她作了眼睑内翻矫正手术,经过4天多的护理和治疗,大妈的双眼复明。
  从此,“马驮医院”的医生们不管酷暑寒冬,日晒雨淋,爬陡坡,穿密林,风里来,雨里去。在最初成立的七个多月中,就定点巡回了13个大队,110多个生产队。在建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对1200多名病人进行治疗,还施行了普外、五官、妇产等中小手术。
  单单一个岩圩大队,就有53个生产队110个自然屯,完成对各个生产队巡回医疗,就需要一周时间;走完全公社所有生产队,则要两三个月时间。出诊爬山,往返一趟几十里是常事,有时几天都不能回家。
  有一次,杨兴蓉和马琴生、覃仁芬到达田坝大队工作,正要转点的时候,忽然一个年轻人气喘吁吁跑来告诉他们:下坝生产队苗族老大娘杨长奶高烧已昏迷不醒。他们改变原计划,直奔杨长奶家。当翻山越坳赶到病人家时,医生们都全身汗水浸透,没顾上休息就立即对病人检查抢救。经过四天的精心护理治疗,大娘的病基本治愈。大娘和她家人连声感谢说:“马驮医院真是好!真是好!”
  踏破青山,手牵骏马走千寨;以苦为荣,送医送药暖万家。
1974年“马驮医院“创办后,“马驮医院”医生坚持在苗岭彝寨巡诊
  “马驮医院”长年累月、挨家挨户地普查。当地的常见病老年慢性气管炎、儿童病和妇女病。他们通过当地医生了解到一种长在石缝的草药——岩泽兰对治疗慢性气管炎有较好的效果,就和赤脚医生分头行动,在密林里、悬崖峭壁上寻找、采集岩泽兰,熬成药汤。背着几十斤重的药水,送到分散在各生产队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家中。
  有一位妇女怀孕多次,因骨盆狭窄没有一个孩子存活,“马驮医院”在简陋的环境中,为她实施剖宫产手术,让她如愿以偿当上母亲。
  天津医生侯向东在一次下队抢救难产孕妇和婴儿窒息时,不顾自己嘴上伤口有被感染的危险,毅然给新生婴儿作了口对口人工呼吸。群众亲切地称呼他是“涌沽察”(苗语:好医生)。
“马驮医院”的医生为山区儿童注射预防针
  年过半百的沈珊君原是天津一家医院的护理部副主任,她在“马驮医院”的队伍中,拄着拐棍,坚持和同志们一起爬陡坡,下深谷。遇上雨天,有时下坡得像坐滑梯一样趴着往下滑。
  药剂士马琴生除了积极干好本职工作,还学会了针灸和拔牙、内翻矫正、脓肿切开等技术,成了深受群众欢迎的“多面手”。
  在德峨这个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如果没有大批当地卫生员成长起来,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缺医少药的状况。
  “马驮医院”为各族人民防病治病过程中,在全公社15个大队培训赤脚医生19人,不脱产卫生员352人,接生员31人,初步形成了农村基层卫生网络,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逐步改变了当地缺医少药的状况。
  三冲大队苗族赤脚医生杨启光,过去只会治疗一些小伤小病,经过“马驮医院”的医生们在实践中手把手地教,成长为能够处理一些较难治的病例,能做一些小手术的村医。他们还帮助常么、八科等大队的合作医疗卫生所设立了一些简易病床,方便群众临时留医治疗。
1977德峨公社卫生院(“马驮医院”)医务人员合影。其中第一排右一为杨兴蓉,倒数第二排居中者为顾忠会
  每当“马驮医院”转移工作地点的时候,当地群众都是依依不舍,远道相送,并且再三叮嘱:“医生们一定要再来啊!”
  他们在对6239例儿童的调查中,发现当地儿童的营养状况与传统的生活习俗有关。他们就鼓励当地人改变“不给一岁以下的孩子吃鸡蛋、喝鸡汤”的习惯,还教家长把鸡蛋壳炒黄研粉补充营养。
  1973至1978年,“马驮医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集体。1978年6月,被全国第一届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命名为“全国先进集体”,顾忠会院长被选为广西第五届人大代表。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还将“马驮医院”事迹拍成新闻记录片。
1978年,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公社卫生院(“马驮医院”)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图为光荣册
  1978年,时任卫生部妇幼保健局局长林佳楣在写给“马驮医院”的信中提到,她在隆林调研后“极为感动”,“马驮医院”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学到了很多祖国医学宝库中有益于人民健康的好经验,在搞好妇幼卫生工作中增加了信心。”
  五十多年过去,如今在杨兴蓉老人的家里有两幅照片,一幅是她年轻时的戎装照,一幅是“马驮”医疗队行进山间的场景。
  在这样的背景前,聆听老人讲述从前的故事,历史的穿越,一下子就变得真实与生动起来。
  1969年,当时在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卫生院做医生的杨兴蓉响应“6·26”指示号召,仅用4天完成支边广西的手续,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德峨公社。
  1970年,杨兴蓉的丈夫顾忠会面临着重大抉择。那一年,他本来可以留在天津继续工作,但是一封来自广西的信让他肝肠寸断。那封信出自他的长子之手,信中讲,杨兴蓉经常下乡,多日不能回来。一次小儿子腹痛,大儿子也不知道给弟弟吃什么药,急得不行。弟弟抱着哥哥,哭着说,以后我就管你喊妈妈。
  顾忠会下定决心前往广西。当时有领导提议,将杨兴蓉母子调回天津。但顾忠会拒绝了,他说,援助广西才一年,这样做影响不好。
  出于对社会与家庭的责任,顾忠会义无反顾奔向遥远的边陲。从此,他把余生交付给那片土地。
  但是,顾忠会初到广西,一时也没有机会进入卫生行业,而是被派去带队修铁路。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走来的顾忠会并不畏惧这样的挑战,他把一支散漫的队伍管理得井井有条。过去没有存钱习惯的年轻乡民,后来竟有了可补贴家用的储蓄。老顾还教他们学会了识字写信。干一行爱一行,顾忠会的工作成绩赢得当地的认可。两年以后,他调到德峨公社卫生院担任院长,“马驮医院”也由此得到发展。
  顾忠会带领大家行进在莽莽群山间的时候,为了排遣寂寞,他常常给大家唱歌。德峨乡是广西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诞生地,但这位北方汉子引吭高歌的却是北国的《乌苏里船歌》,北方依然是他无法忘怀的故乡。
  1979年12月,顾忠会、杨兴蓉夫妇调到南宁,筹建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在他们的努力和见证下,邕江边的一片荒山坡上建成广西唯一的集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和急救为一体的大型医疗机构,实现了广西职业病防治的突破性建设。
  后来,他们有机会回津,但是最终割舍不下与广西的情缘,他们与两个孩子选择一直留在广西。
2021年7月30日,杨兴蓉作为“天津医生代表”参加《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新书发布会。图为杨兴蓉会后留影。
【6·26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系列文章:

COPYRIGHT © WWW.DIFANGZHI.CN

京ICP备08002157号-7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2号

方志中国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