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介休县志 十四卷
王谋文纂修。
乾隆三十四年(1769)修,次年(1770)秋刻本。山西省图书馆为二函八册,计约540页。板框高19.1厘米,宽13.8厘米。版式为半页十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单黑鱼尾,四周双边,白口题“介休县志”,版心题卷数、卷名及页数。《山西省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山西博物院古籍善本图目》著录。
一、全球馆藏及整理情况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博物院、太原市图书馆、介休市档案馆等三十余馆,及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均有收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数据库,哈佛燕京图书馆“中国善本方志”数据库均收录该志。影印本有2005年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本(第24册收录)。点校本有2012年2月山西人民出版社(侯清柏整理)简体字横排本。
二、编修者生平
该志《纂修职名》列汾州知府孙和相为鉴定,介休县知县王谋文为纂修,介休县教谕雷大兴、训导李生栋为分辑,岁贡生、候选训导梁杰、生员王佑为参订,增广生员任大廪、候选布政司经历茹纶常为校对,介休县典史李师芳为督刊。另于卷端书“知介休县事山阴王谋文纂修”。
王谋文,字逵溪。浙江山阴人(今绍兴)。贡生。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寿阳县知县调任介休县知县。
雷大兴,山西阳高县人,廪贡,乾隆二十八年任介休县儒学教谕。
李生栋,山西高平县人,廪贡,乾隆二十五年至乾隆三十五年任介休县儒学训导。
三、编修始末
王谋文上任后第二年,“政简俗諴,邑绅佥以修志请。谓自榆阳王明府纂辑以来,七十有余载缺焉未续。”他惧怕“典刑失坠,故老凋残,后世征信为难”,遂“酌诸旧乘,参以郡志、通志,与广文雷、李两君为之发凡而起例,又访求遗彦淹贯典坟者,得梁明经杰、王茂才佑、任文学大廪、茹参军纶常,相与采拾见闻,讨论故实。至今春(指三十五年春,1770)属草初就”,后经王知县“复摅胸臆,订讹补遗,自夏徂秋而后卒业,乃付梓”,是为十四卷。
四、县志内容
是志编次,卷首乾隆三十五年(1770)介休知县王谋文序,乾隆三十四年中宁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邑人梁锡玙序,旧序2篇(史记事序、王埴序),凡例23则,纂修职名,介休县志目录,图考总目,列图10幅(县境图、城关图、城壕图、村落图、文庙图、绵山书院图、县署图、绵山图、狐岐胜水图、郭有道墓图)。卷一星野,沿革,疆域(形胜、城池、关隘、驿站、防汛、乡村、堡寨、衢巷、市集),祥异(兵氛);卷二山川(水利、桥梁、古迹、十景);卷三学校,公署,坛庙(塚墓);卷四田赋(户口、仓储、盐法),风俗(物产);卷五职官(知县、县丞、教谕、训导、主簿、巡检、典史、驿丞、汾州营驻防本县把总、额外外委、封爵),宦迹;卷六选举(荐辟、举人、进士、明经、例贡);卷七选举(武举、武进士、仕宦、武职);卷八封荫(任子、乡宾、坊表);卷九人物;卷十孝义,寓贤(艺术、仙释),列女。卷十一艺文(制诰、奏疏、议、辨、书启、序、赋);卷十二艺文(祭文、赞、碑碣、记);卷十三艺文(诗);卷十四杂志。
五、文献价值
该志乃继康熙王埴所纂《介休县志》重修,记事止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其体例谨严、内容丰富,于旧志不当之处多有更正。凡例云:“介休旧志,明季莲勺史公修之,以简核具史裁。至国朝,经榆阳王明府(王埴)重纂,多所补述,事以时增也。今又积七十余年,采辑倍多而复搜诸未备者,加详核焉,为门二十。凡以类从者,附之掌故所关,不愿以疏略贻讥也。”又云:“(水利)莫详于史志,后人无所增损,即如李公若星、王公埴,不无斟酌变通,要仍率由弗愆。今皆随时叙入,而某水、某渠溉田若干顷,一一标清,以便观览。”其考证严谨,归类合理,创本书之体,均多有见地。沿革“旧志略而弗详,今遍考历代《地理志》,旁及《杜氏释例》《十三州志》《水经注》等书以参之,使废置昭然,使阅者可了若指掌也。”亦云:“旧志备载典礼、秩祀,如救护……之类,殊觉繁碎,今悉删去。若文庙祭献之礼,已附入学校中,不必另载。”亦云:“旧志选举,于举人、进士、明经外,分列贡监、廪增、附贡廪增、附监暨监生、供事、吏员,未免头绪太繁,且亦累目,今汇为仕宦一门,仍各著其起家。”亦云:“旧志职官下即附以政绩,似与体例未符,今特摘出,别为宦迹门。”亦云:“选举次序,举人必先于进士,论秀书升之义也,若先进士而后举人,是徒以阶级为高下,且见其名之重出矣。”这些都是比较有价值的方志学思想。现代学者瞿宣颖在其《方志考稿(甲集)》中评价其:“多所补述,文加详核。观其所补,如塚墓中增宋曹玠墓,物产中增史令所教民种植之棉花红花。则诚善于拾遗者也。”
(晋中市史志研究室)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