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全文
  • 标题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期刊概览 > 《中国地方志》2018年第5期
18-5.png
《中国地方志》2018年第5期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时间:2018年10月
  • 国内统一刊号:11-1395/K
  • 主办单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 国际标准刊号:1002-672X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方志》,创刊于1981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级历史类学术期刊,也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指导全国修志工作的学术期刊。《中国地方志》办刊宗旨是: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相关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关于修志工作的部署;对全国修志实...
  • 目录
  • 摘要
  • 全文

·新方志研究·

试论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  田保家·4·

浅析第三轮军事志编修应着力把握的几个问题  渠鸿章·10·

·旧方志研究·

罗愿《新安志》所据史料略考  管仁杰·16·

方志订补《宋史》札记二则  吕冠南·21·

弘治《八闽通志》编修体例与文本书写  张英聘·24·

《读史方舆纪要》辨析二则  刘振刚·33·

从乾隆《宁夏府志》看清代宁夏的渠道治理  王玉琴·35·

光绪《郓城县志·星野》句读辨正

——兼与张友云先生商榷  程英良·44·

《安徽通志稿艺文考·书类》订补  王笃堃·49·

民国泾县续修县志的新史料  刘猛·58·

CHINESE LOCAL CHRONICLES·地方史研究·

明初广州府城周边急递铺分布路径研究

——基于明代《永乐大典》广州古城图中的邮驿信息分析  孙海刚·62·

文本与史实

——明清时期潞安府地方志堡寨记载稀少的原因与真相管窥  郝文军·78·

山东旧志存录京杭运河文献述略  周广骞·87·

清代广西进士名录勘误考

——基于《清朝进士题名录》和《广西通志·教育志》的对比  黄文波·94·

传统与裂变:1938—1941年中条山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的变迁  张仰亮·103·

京兆阴盘城与阴盘驿亭地望考实  鹿习健·115·

金幼孜籍贯考证  胡元·122·

·新书介绍·

《广东历代官箴》出版·57·

《汶川特大地震青川抗震救灾志》出版·93·

 

英文目录与摘要(CONTENTS)·123·

 

试论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

田保家

提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结合地方志和乡村建设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可以从应用层面发现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如下途径:地方志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内涵支撑;特色志和影像志记录、传承和弘扬乡村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智慧;方志数据库、移动智能终端和扫码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高效、便捷的地情信息资源;方志书屋、方志文艺和方志讲堂为育人资政、培育文明乡风提供服务平台。

关键词:

地方志乡村振兴战略途径

 

浅析第三轮军事志编修应着力把握的几个问题

渠鸿章

提要:

第二轮军事志编纂取得了重要的实践、理论和制度性成果,推动了军事文化建设,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以及备战打赢的实践中发挥了借鉴咨询作用。由于军队组织这项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军事志编纂质量在某些环节上仍然存在值得研究和改进的空间。第三轮军事志编修即将全面展开,应着眼于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大环境以及新时代强军目标的使命任务,总结吸取第二轮军事志编纂经验教训,在顶层任务设计、资料工作、写实技法、志稿评审、志书开发利用等方面,全面加强和提升军事志编纂质量。

关键词:

军事志编修实践编纂质量

 

罗愿《新安志》所据史料略考

管仁杰

提要:

目前所见有关罗愿《新安志》所据史料的考述,或存在一些基本的误判,或流于宏观性的概述,未有具体而准确的结论。据《新安志》内容及罗愿的引用和注释,可知《新安志》所采用的史料主要为当朝志书,包括徐锴《方舆记》、乐史《太平寰宇记》、《祥符(歙州)图经》《徽州图经》等。此外还参考吸收了当地石刻碑记等实物资料,以及正史官文、笔记杂说、行状碑传等文献。这显示出罗愿编纂《新安志》过程中收集和利用材料的广泛性。

关键词:

《新安志》罗愿史料

 

弘治《八闽通志》编修体例与文本书写

张英聘

提要:

弘治《八闽通志》是明代所修第一部福建通志,由镇守太监监修,其体例仿于《大明一统志》,但亦有不同于其他志书的特点。该志引用史料极为丰富,保存了很多史书和古旧方志的资料,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该志分类清晰、编排有序,其文本书写尽量做到翔实,尤其是人物的收录和记述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能给后世修志者以启迪。

关键词:

八闽通志编修体例文本书写

 

从乾隆《宁夏府志》看清代宁夏的渠道治理

王玉琴

提要:

乾隆《宁夏府志》记述了清时宁夏引黄灌区渠道的历史、开挖、治理修护、管理制度等;系统归纳渠道及渠道治理中闸坝、暗洞、飞槽、支渠、陡口、夫、水手、颜料、本色、折色、卷埽、斩埽、委官等专业术语;详述封俵制度、用水节候、《浚渠条款》等管水用水制度;记载清时王全臣、通智、钮廷彩、费楷、王廷赞等重要水利人物在宁夏渠道治理过程中的思想及其实践创新。

关键词:

乾隆《宁夏府志》宁夏渠道治理

 

光绪《郓城县志·星野》句读辨正

——兼与张友云先生商榷

程英良

提要:

句读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古典文献的阅读与理解。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等3家单位合作整理的《明清郓城县志》(标点本)于2015年1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发行对研究区域地方史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书中存在的句读错误却十分容易误导读者。该书在句读方面存在当读而失读失标、不当读而误读误标、当属上读而误属下、当属下而误属上、正读而误标等诸多问题,今依据李峰的句读观点,对该书存在的句读错误及其原因进行条分缕析,进而提出修改意见。

关键词:

郓城县志点校句读辨正

 

《安徽通志稿艺文考·书类》订补

王笃堃

提要:

《安徽通志稿艺文考》(以下简称《艺文考》)区别于一般方志艺文志的最主要之处,即是凡所收录之书,均备有提要。再者,为减轻提要撰写工作之繁重,《安徽通志稿艺文考》在收书上重在求精而不求全。今以其《书类》为例,发现提要中多处存在人名、地名、书名、卷数及其他具体内容之错误;与光绪《重修安徽通志·艺文志》所收书相比,该考虽有补益,但遗漏较多,不利于皖人《书类》作品的全面呈现。为更好发挥《艺文考》之学术作用,有必要对其订讹补缺。

关键词:

《安徽通志艺文考》书类订补

 

民国泾县续修县志的新史料

刘猛

提要:

民国时期,方志纂修在传统修志活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很多地区开展了修志活动,但囿于文献散佚等原因,部分方志纂修活动已经失载。民国时期泾县虽有筹修县志的活动,但其纂修实况一直未得其详。新发现的两件档案文献为研究民国泾县筹修县志活动提供了翔实的证据,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

泾县县志档案文献

 

明初广州府城周边急递铺分布路径研究

——基于明代《永乐大典》广州古城图中的邮驿信息分析

孙海刚

提要:

明代邮驿制度建设比较完备,于全国各地大量设置急递铺。急递铺承担起政府公文信息传递功能,是明代最重要的邮驿机构之一。明代《永乐大典》中3幅广州古城图——《广州府境之图》《广州府番禺县之图》《广州府南海县之图》,均描绘了广州府城周边地区的急递铺名称、数目、分布等信息。通过解读这3幅广州古城图中急递铺信息,分析明代初期广州府城周边东部、北部、西北部3个区域内急递铺分布方位与分布特征,从而还原明代初期广州府城东至增城县、北至清远县、西北至四会县的3条急递铺分布路径,明晰该时期广州府城与周边地区公文传递通道走向,有利于深入探究明代广州府邮驿递送路径。

关键词:

广州府城急递铺邮驿机构分布路径

 

文本与史实

——明清时期潞安府地方志堡寨记载稀少的原因与真相管窥

郝文军

提要:

战乱时期修筑堡寨以自卫是上党乡村百姓的传统。明代潞安府多次遭遇大的动乱,按逻辑应该修筑许多堡寨聚落。目前在原潞安府境内乡村堡寨遗迹稀少,地方志等文献对于当地堡寨情况也疏于记载,似乎明代当地并没有因应对动乱而大量修筑堡寨。文本的记载是真实地反映了当地没有大量修筑堡寨的史实,还是另有原因?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地方志等文献关于当地堡寨的稀疏记载并没有真实反映历史事实。明代潞安府乡村曾多次大规模修筑堡寨,明清时期地方志文献中堡寨记载缺失,表面原因是方志修撰时,堡寨已经所剩无多;深层原因则可能是修撰者基于当地百姓对修筑堡寨的抵触情绪和不想给地方百姓带来修筑负担的考虑而有意不予记载。

关键词:

明清时期潞安府堡寨聚落文本史实

 

山东旧志存录京杭运河文献述略

周广骞

提要

山东是京杭运河流经的重要省份,也是方志纂修大省。在对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存世数量及文献来源等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可以从运河漕运、运河工程、运河经济、运河文化、运河文学5个方面,对山东方志存录的运河文献进行专题论述,并探讨方志运河文献在保存细节化和具象化素材、展现当地运河整体风貌、进行文献辑佚与校勘等方面的特殊价值。

关键词:

山东方志京杭运河文献

 

清代广西进士名录勘误考

——基于《清朝进士题名录》和《广西通志·教育志》的对比

黄文波

提要:

当代出版记载清代广西进士名录的书籍中,以《清朝进士题名录》与《广西通志·教育志》较为全面、权威。通过对照比较,发现两书关于同一进士的信息记载存在不同。通过搜索整理相关文献,辨析正误,并简要探究出现纰缪的大致原因,可使清代广西进士名录更为准确。

关键词:

广西进士名录清代勘误

 

传统与裂变:1938—1941年中条山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的变迁

张仰亮

提要: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对地处游击区的传统乡村社会造成了空前浩劫和深重灾难。在战争爆发前,中条山地区属于典型的传统乡村社会,不但信息闭塞、生活方式落后,而且存在着较为浓厚的封建土地生产关系。然而战争波及后,由国民党主导的中条山根据地遭受了巨大的战争冲击和社会破坏,出现了社会恐慌、粮食奇缺和物资匮乏的境况,乡村危机凸显。在中条山根据地军政各方的努力推动下,民众运动日渐兴起,减租减息广泛推行,战地手工业得到畸形发展,使根据地的乡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迁,不过,中条山根据地乡村社会的变迁并非按照经济规律良性发展的,具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非常态性的特征,并使其呈现出多元趋向的裂变。

关键词:

中条山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变迁

 

京兆阴盘城与阴盘驿亭地望考实

鹿习健

提要:

京兆阴盘县又作阴槃县、阴般县,东汉末年至北周时期县治屡有迁移,西晋、北魏时期“阴盘城”在今临潼李家坡;唐代学者将“汉新丰故城”称为“阴盘城”或“阴盘故城”,在今沙河村;宋代学者对新丰、阴盘二城进行了详细考证。时人所谓“阴盘城”仅是“汉新丰故城”(沙河遗址)的别名,而“阴盘故城”则专指北魏太和九年(485)迁移到“戏水东、泠水西”的“司马村故城”,在今马额镇房家村南。北魏阴盘驿亭与“司马村故城”同在阴盘原上,今零口街道吊庄村西南高岗。

关键词:

阴盘城阴盘故城司马村故城阴盘驿亭

 

 

COPYRIGHT © WWW.DIFANGZHI.CN

京ICP备08002157号-7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2号

方志中国微信

TOP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