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新时代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7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要“积极参与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和浙江精品年鉴工程建设,实施‘甬有优鉴’示范工程”。
“甬有优鉴”示范工程是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2022年8月以来,牢牢把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彻落实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浙江省精品年鉴评比和“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等要求,实施的由综合年鉴向专业年鉴提优提质、扩面扎根的创新项目,目的是实现年鉴全品类全面优质化、精品化。
“浙里甬有”是宁波市近两年重点打造的幸福民生品牌。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通过“甬有”这张金名片,在编纂12种140余册两级综合年鉴、110余种近840册专业年鉴(含乡镇年鉴)基础上,推动全市年鉴实现新突破、新发展。目前,宁波市有1部年鉴获评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特等年鉴”,1部年鉴被创建为中国精品年鉴,4部年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年鉴,精品年鉴覆盖率在省内处于前列。同时,于2019年启动全市“争创名鉴”工作,并建立年鉴专题研讨会制度,为实施“甬有优鉴”示范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甬有”是基础和前提,不断扩大年鉴队伍数量。在前期摸底情况下,宁波市鼓励五类主体编纂专业年鉴,参与“甬有优鉴”示范工程。一是本系统国家或省级开展年鉴编纂的单位;二是涉及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市管理、社会民生等单位;三是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单位;四是开展史志资料年报、年度报告编撰的单位;五是在甬高校、三甲以上医院以及具有城市形象标识意义的单位。此外,促进多部门协同围绕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参与长三角一体化以及重大工程等主题联合编纂专题性年鉴。同时,建议各卫星城市试点镇、各区(县、市)政府驻地所在乡镇(街道)等作为编纂培育对象,乡镇(街道)年鉴可与村(社区)年鉴编纂联动推开。根据《关于公布宁波市“甬有优鉴”示范工程(2022—2023年度)创建资格名单的通知》,其中有市本级专业年鉴34种、区(县、市)专业年鉴27种、乡镇(街道)年鉴30种。专业年鉴涉及发改委、党校、教育、公安、司法、水利、文旅、社科、金融等部门。从参与创建的编纂单位结构分析,一是新编年鉴不断增加,如《宁波海关年鉴》等;二是对续编年鉴的要求不断提高,如《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年鉴》等实现公开出版;三是总体类型多样化,涵盖在甬高校、三甲医院、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一批国企、民营企业等;四是推动基层年鉴编纂取得较大进展,慈城、溪口等卫星城试点镇参与编鉴。
“优鉴”是重点和方向,持续提高年鉴编纂质量。第一,“优”在审核把关高标杆。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严格落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重点参考2022年3月印发的《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实施方案(修订版)》中国精品年鉴评选标准中观点、框架、资料、内容等十个方面要求,明确“优鉴”评审验收标准。“甬有优鉴”示范工程将在通过评审验收的创建年鉴中,择优再推选出“宁波精品年鉴”。第二,“优”在注重优秀经验的总结推广。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向全市推出《弘扬“奥运冠军之城”精神——〈宁波体育年鉴〉编纂实践》《立足海丝宁波 聚焦学术前沿 推动基础研究——〈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编纂实践》《传承企业文化 推进民营企业年鉴编纂工作高质量发展——〈舜宇年鉴〉编纂实践》,分别从年鉴特点、编纂质量、读鉴用鉴等方面对3本有代表性的年鉴进行介绍。第三,“优”在专班服务。“甬有优鉴”示范工程启动之初,就成立以业务处室力量为主的6人专班,负责督促并协助各地各单位加快落实编纂计划,开展具体业务规范培训。
经过精心培育实施,“甬有优鉴”示范工程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各地各部门领导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如《宁波体育年鉴》在市体育局支持下实现公开出版。象山县在分管领导要求下,及时召开乡镇、部门年鉴工作推进会,全面启动乡镇(街道)年鉴并力争“全覆盖”。各地各部门积极创建年鉴。《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出版,《宁波公安年鉴》《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年鉴》定稿审核通过即将出版,《宁波美术馆年鉴》完成三校即将出版,《宁波社科院(联)年鉴》《宁波工程学院年鉴》《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年鉴》《宁波财经学院年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年鉴》完成印刷等。
(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