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全文
  • 标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志书 > 志书选介
【民国】《四川郡县志》(十二卷)
2017-05-31【打印】

【民国】《四川郡县志》(十二卷),龚煦春纂。龚煦春,字熙台,号几山,井研县来凤乡龚家坝人,清光绪时廪生。他博闻强记,精于古文,擅长史学。光绪二十六年(1900),煦春与井研县人吴嘉谟(蜀尤)合力修纂《井研光绪志》,体例完整,记叙翔实,考证有力,文词质朴,是同时期地方志之代表作。民国二十四年(1935),煦春参加《四川通志》重修工作,负责编纂地理门,“甄采舆地专书,广辑职方掌故”,对有关四川政区沿革考订精详,历三年修成《四川郡县志》一书,资料丰富,考订有证,条目清楚,翻检方便,“兴废必详其始终,迁徙必溯其渊源”。煦春早期著作,尚有《洪范旧义》《陵阳水道考》《苏文定公年谱》《国朝四家文选》《古文辞汇约编》及《几山文集》等。除文史地理外,煦春尚精于金石考古之学,且酷爱收藏古器古钱,凡贵重古器皿之疑难争议,一经煦春辨析,即能真伪立定,平息众论。

民国二十五年(1936),曾参与纂修《四川通志》的龚煦春把自己负责编纂的“地理”部分辑为《四川郡县志》十二卷刊刻印行。这在龚氏自撰的“四川郡县志序”中说得极为明白:“民国重修通志,余承乏纂修,专任地理一门。时阅三年,稿凡四易,共成四川疆域沿革考十一卷,四川疆域革表一卷。同人等以此志精核翔实,为自来官修志书所未有,劝抽梓以广其传。”

《四川郡县志》全书中所收资料丰富,条目清晰,考订有征,对四川及邻省边地由汉代迄清末各府、州、厅、县的建置变迁、历史沿革列之甚详。并附有历代疆域沿革表。但因成书匆匆,又缺乏实地勘察,仅从史籍所载采辑汇编,再加上版刻之错讹,使此书略显粗糙。十年之后,四川永宁李铁夫购得该书版片,重新校印,是为民国三十五年(1946)重校本。关于《四川郡县志》的编撰过程、价值、不足等,可进一步参阅陈红梅《龚煦春的〈四川郡县志〉》(《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今存民国二十四年(1935)原刻本,民国三十五年(1946)重校本,又有1983年成都古籍书店铅印校点本。

(摘自《四川历代旧志提要》)

COPYRIGHT © WWW.DIFANGZHI.CN

京ICP备08002157号-7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2号

方志中国微信

TOP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