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全文
  • 标题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化 > 信息方志
【中国影像方志】会泽:汇集百川,泽润天下
2018-03-07【打印】

  《中国影像方志》会泽篇 

  清道光《大定府志》载:有曰祝明者,居堂琅山中,以伐山通道为业。久之,木拔道通,渐成聚落…… 

  文中的堂琅山,就在今天的会泽附近。被称为祝明者的是彝族的再生始祖阿普笃慕,他曾经带领族人在这里躲避过一场洪灾,完成了六祖分支。彝族古籍《洪水泛滥史》记录阿普笃慕居住的地方在“作雅纪堵”,纪堵是古彝语“铜矿”的意思,这是最早被记录在少数民族史志里,会泽与铜有关联的地名。 

唱着海腔劳作的会泽人

唱着海腔劳作的会泽人

  据《东川府志》载:“滇蜀之间,富产五金,东川为最。”从空中俯瞰:西南地区云贵川交界的滇东北,有一条金属大矿带。这一大矿带呈东北——西南走向,自昭通市永善县到曲靖市会泽县、昆明市东川区,绵延近千里。阿普笃慕居住的堂琅山脉,正处于这条大矿脉的中段。 

  由于铜资源的战略重要性,汉武帝以堂琅山为名,在此地设堂琅县,成为云南最早设置郡县的地区之一。 

会泽县城一景

会泽县城一景

  清朝初期,朝廷推行货币“铜本位”政策,使得铸钱所需的铜量大大增加。古东川府作为重要的产铜地,其府衙所在会泽县,境内小江、金沙江、牛栏江等数水交汇,水运便捷,天然承担着滇铜京运的集散重任。一时间,山间的马帮,峡江的船帆,四方的商旅,都为了这种珍贵的矿藏,向这里聚集,拉开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滇铜京运”的序幕。 

会泽斑铜工艺品

会泽斑铜工艺品

  有感于会泽对大清帝国经济命脉的重要性,雍正皇帝为这个弹丸之地慷慨赐名:“会泽”,寓意“汇集百川,泽润天下”,昭示着丰富的铜矿资源才是这座城市千年繁盛的根基。 

  最主要的铜运路线从会泽起,由马帮陆运至黄草坪,然后下金沙江航运至四川泸州,继而顺长江直达扬州,再转运京杭大运河到达北京,全线总长超过五千千米。 

会泽湖广会馆的木雕

会泽湖广会馆的木雕

  “争修会馆斗奢华,不惜金银亿万花”。铜商贸易带来的兴盛,造就了会泽会馆文化的诞生。鼎盛时期,会泽有会馆、寺庙一百多座,是全国会馆最多的县城。富甲一方的四方商人们,为会泽留下了一大批绝美的建筑佳作。 

  然而,几千年的铜矿开采和冶炼,给这片土地带来繁华兴盛,也带来植被破坏、泥石流频发的生态灾难。上世纪8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名为《泥石流》的纪录片,就记录了会泽小江流域泥石流爆发的可怕情形。 

会泽的堂琅古乐

会泽的堂琅古乐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启动小江泥石流治理项目。中国的科研人员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这里创立了泥石流“稳拦排”相结合的泥石流综合防治模式,成功治理了30多条泥石流沟,被世界泥石流研究界总结为“东川模式”。 

会泽的生态修复

会泽的生态修复

  时至今日,满山的青翠,修复了千年铜业给大地留下的伤痕。会泽已实现荒山造林45万亩,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挺立的高楼大厦、迅捷的交通网络,一张张饱满自信的面孔,正勾绘着“天南铜都”的宏大愿景。在乌蒙大山的腹地里,一个山清水秀的新会泽,正在涅槃重生。 

  (转载自“央视科教”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WWW.DIFANGZHI.CN

京ICP备08002157号-7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2号

方志中国微信

TOP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