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全文
  • 标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 > 方志课堂
传播方志趣事,铭记抗战历史——重庆方志大讲堂暨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微视频启幕
2025-04-11【打印】

  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2日,由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重庆日报,共同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动——“重庆方志大讲堂暨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微视频”宣传活动(下称“大讲堂”)举行启动仪式,来自史学界、文学界、高校的专家齐聚一堂,为“大讲堂”的建设贡献金点子。

  重庆市政协文史委、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重庆市地方志学会、重庆日报、海南航空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启动仪式上,各位领导和专家围绕活动高质量开展纷纷建言献策。

  重庆市档案馆原副馆长、重庆市档案学会会长唐润明称,微视频选题对提升视频质量是很重要的一环,视频内容要选对人,选对点,要善于从中挖掘出背后的故事,内容好,视频质量就能提升。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薛新力提到,重庆就是一座抗战博物馆。他建议要将历史寓于故事,通过点线结合,“线”就是形成有规律的系列,“点”则要挖掘背后的生动故事,提升微视频传播的有效性。同时,他认为专家在宣讲过程中,可依据不同选题对普通话和方言有所侧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约研究员、博士唐学锋表示,重庆是抗日战争时期空中战争的主战场,飞虎队也曾闻名世界,将其中的故事挖掘出来,具有深远的意义。

  《红岩》杂志原副主编、作家赵晓铃说到,怎样让学术走进民间值得考究,地方志本身就是故事,抗战历史事件中,背后也蕴藏着很多的故事,如何从事件中挖掘和展现出生动的故事,编排和剪辑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勇则表示,“重庆方志大讲堂暨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微视频”公益活动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学术成果的创造性转化。他提出要做好本次转化工作,主要有四方面注意事项,不要低水平重复,要用趣味性的故事来引导;注重真实性,将真实的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要老、中、青三结合,让更多年轻人感兴趣;要学会巧用口述历史,故事更能吸引人。

  启动仪式上,各位专家集思广益,从各自领域出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徐斌表示,“大讲堂”活动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承抗战精神,让地方史志走进千家万户。

  重庆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向泽映表示,“志”内容宽泛,“史”研究纵深,希望活动借助文学界、高校、传媒等各界力量,挖掘好“史”、“志”内容,做好学术成果转化、传播工作,带动全民阅读,让大众对重庆这座城市有更多的了解。

  据悉,“重庆方志大讲堂暨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微视频”公益活动以《方志大讲堂》《抗战时期的重庆》为主题,由重庆市地方志学会组织专家团队宣讲,重庆日报-新重庆档案史志频道进行录播、剪辑、推出,本次“大讲堂”活动将持续到年底。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COPYRIGHT © WWW.DIFANGZHI.CN

京ICP备08002157号-7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2号

方志中国微信

TOP

导航展开